現在看來,這項出臺于1994年的50:50的股比保護措施,既亙住了“前人”的去路,又羈絆住“后入者”的未來。
今天,業界對“放開股比”與“堅守股比”的論戰,頗有些像當年清教徒與天主教的戰爭,如同堅信一個“上帝”一樣,兩派雖然立場不同,但觀點一致:堅守OR放開,都是為了更好的“保護”。
保護源自雙重利益
“合資”本質上是一種幼稚產業保護政策。幼稚產業保護理論最初于18世紀后半期由美國獨立后的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提出,在19世紀中葉由德國的史學派先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加以系統化。李斯特認為生產力是決定一國興衰存亡的關鍵,而保護民族工業就是保護本國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國家和政府需要作為民族工業發展強有力的后盾,而不是稟承古典學派的自由放任原則。
事實也證明,合資企業的誕生就是基于這一思想。中國汽車合資企業沿用至今,并被政策固化下來的50:50的股比,是大眾和上海在1984年合資合同中最早提出來的。根據李安定老師在《車記》中記載,大眾前董事長哈恩博士表示:“股比50:50是基于這樣一個考慮,中國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中國,畢竟我們是外來者,很多事情需要中方的配合與合作,50:50是最平等的一個比例,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有助于雙方的平等交流。”
當時來講,50:50的股比確實是最為合適的。首次按從政治環境上來講,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尚不明朗,處于觀望期;其次從市場規模上來講,以1982年為例,全國轎車加上越野車年產量不足5000輛,不足跨國公司一天的產量;最后從大眾的角度來看,是希望中國能充當大眾汽車在遠東的“橋頭堡”,兼具抵御日韓和瞄準美國的“重要據點”。
而在合資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小插曲:上海和大眾的合資企業之所以能夠成立,離不開“外匯收支平衡”這一道至關重要的審批門檻,而大眾給出的方案就是在上海建立大眾發動機廠,產量是國內配套需求的三倍,多余的發動機出口,供應大眾其他企業,以此實現外匯回流。
50:50的股比,無疑成為博弈之后的最優選擇。既保證了國家的尊嚴和更低成本的發展本國汽車產業,又保證了大眾“亞太”戰略的有序進行。通過上海大眾的建立,我們不難發現,當時國家發展合資企業的初衷有兩個,第一是產業利益,借助外資,用低成本的發展本國汽車工業;第二就是經濟利益,換取經濟發展的“寶貴外匯”。
經濟利益>產業利益
歸根結底,產業“保護”的目的還是為了“發展”。
2004年,中國轎車產量超過200萬輛,在決策層的推動下,有關部門才開始轉而支持和鼓勵自主品牌,自主研發。2007年才終止了外資與合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各類轎車企業得以在一個公平的稅負平臺上競爭,而200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突破500萬輛,自主品牌銷量占到近三成。
2004年以后,決策層對自主品牌的支持,雖然屬于戰略性決策,但卻帶有明顯的“糾偏”意味。從這個角度上講,“合資”正在偏離初衷,而轉而成為新的“利益集團”。這說明在產業利益和經濟利益之間,國家意志抑或強大的利益集團,選擇了經濟利益,而放棄了“產業利益”。
自主品牌增速的下降和整體份額的持續降低,讓我們希望繼續“糾偏”合資,而“股比之爭”就是“糾偏”的外在表現。2013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22.20萬輛,比上年增長11.4%,不僅不及大盤13.87%的增速,更遠落后于乘用車15.71%的增速,同時,自主品牌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3%,占有率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自主品牌的頹勢,與合資品牌的強勢一樣的顯而易見。從數據來看,2010年,上汽、一汽、東風和長安的合資品牌銷量占比分別達集團總銷量的58%、60%、65.5%和30%。而2013年,上汽、一汽、東風和長安的合資品牌銷量占比分別達集團總銷量的95.4%、87.1%、64%、82.1%。合資品牌強大一分,就意味著利益集團的強頑的進步一分。(林燃)
(責任編輯: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