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汽車業中外合資系列思考”著重于汽車品牌方面,結合中外合資企業的發展歷程,追蹤合資企業品牌的演變過程,分析品牌對于合資企業的價值;在文中,作者首次提出合資企業“合作品牌”的概念,并積極探討其走向與出路。
品牌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企業,也許都會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品牌對于一個企業是最重要、最長久、最有價值的資產。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外汽車合資企業大都使用外方品牌。無論是上海通用的多品牌(別克、雪佛蘭和卡迪拉克)運作,還是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三個品牌(大眾、奧迪和斯柯達)之間的協調,都是跨國公司來華合資合作最核心的事務,其根本目的是要讓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以獲取更多更大的價值。
現在,合資企業也在開始自創品牌。那么,這種“合作品牌”的出路何在呢?
品牌,還是品牌
汽車產業經歷120年,企業多到數不勝數。然而,在碩果僅存的全球幾大企業集團當中,不僅有自己打造的強勢品牌,還兼有其他優質品牌,這就是其成功的共同之處。
同為合資企業從日方引進的車型,一個級別的豐田凱美瑞和三菱戈藍相比,前者不僅價格定得高,而且加價銷售每月的銷量都過萬輛;而后者在降價、讓利2萬多元之后,每月的銷量在千輛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作用。
在國內汽車市場上,還有一個“怪象”。過去曾經加價兩三萬元的車型,現在比廠家指導價還低3萬多元,仍不能吸引消費者。人們要問:廠家為什么不“一步到位”?實際上,這就是廠家在生扛自己的“品牌”:車可以由著經銷商便宜賣,但是品牌堅決不能倒,品牌的價值不能被低估。
上月,“2007年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揭曉。在入選該榜的11個汽車品牌中,最高的品牌價值320億美元,最低的也有30多億美元。其中,除了保時捷和雷克薩斯以外,其他9個著名品牌都在國內合資生產。
常常有國內企業的老總談起,在合資談判的過程中,很多問題都出現在品牌上,“品牌越高端,談判的難度就越大!倍放埔苍诤艽蟪潭壬蠜Q定了合資以后,中外雙方的“話語權”。一個經營了幾十年、上百年的品牌,其擁有者自然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在合資企業當中,品牌經營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失敗的案例。
在國產高檔車市場上,奧迪品牌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其價值得以充分體現。
1988年,奧迪100型轎車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在當時計劃經濟的背景下,奧迪100只能滿足公務車市場,企業幾乎沒有市場銷售行為。直到中國加入WTO前后,奧迪才得以建設自己品牌下統一的銷售渠道,可以展開各種各樣的品牌宣傳與推廣活動。
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十余年時間,奧迪充分感受到了無奈的一面——清一色的公務用車,“官”氣十足。但是,就在這不經意間,奧迪也確立了自己品牌的地位和價值,培育了高端客戶,也就等于開拓了高端市場,這又成為其得意的一面。
現在,奧迪A6L幾乎成為國內高檔公務用車的不二選擇,每月穩定銷售5000~6000輛;奧迪A4也在細分市場領先。奧迪的國產車走俏也帶動其他個性化的進口車型,如奧迪A8、奧迪Q7、奧迪TT都有不俗的市場表現,令每一個競爭對手“既嫉妒,又羨慕”。
而菲亞特在中國的品牌經營是不成功的,品牌價值幾乎無從談起。
2002年,南京菲亞特的第一款轎車——派力奧上市。純正歐洲血統的兩廂車,又是來自菲亞特這家百年老店,市場上予以極大的期待,甚至有媒體一度將其與上海大眾POLO作比較。
但是,好景不長。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品牌,居然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上,與自主品牌刺刀見紅地拼價格。一個所謂的“×雷”行動,沒有驚著別人,反把自己“炸“趴下了,企業從此一蹶不振。
現在,菲亞特品牌下的派力奧、西耶納等轎車的價格,與自主品牌車型大體相當,品牌的價值難以體現。也許,菲亞特在南京轎車項目上最不該輸的,就是輸在品牌上。即使再與其他國內企業合資,菲亞特品牌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合作品牌”的出路
近段時間,“合資企業可不可以做‘自主品牌’”成為熱門話題。而有些合資企業已經開始“吃螃蟹”。為了區別于合資企業的外方品牌、民族企業的自主品牌,我們不妨將其成為“合作品牌”。
對此,人們普遍認為,這些企業是因為外方產品來源枯竭,而中方既沒有產品,還有做“自主品牌”的壓力,是雙方都不得已而為之。
關于合資企業的品牌,一直存有較大的爭議。合資之初,由于中方品牌孱弱,或者根本就沒有品牌;而合資公司是引進車型生產,所以只能打外方的品牌。事實證明,這對中方來說是極不公平的。如PSA集團從廣州標致撤資幾年之后,還能夠以“標致”品牌卷土重來,而曾經與之合資合作的中方企業,所收獲的恐怕只有眼淚和教訓,其中很多員工包括高管人員甚至失去再從事汽車事業的機會。
實際上,在中外汽車企業合資的早期,外方對中國企業是存有戒心的,說白了就是怕我們在合資的同時,堅持發展自己的品牌。因此,外方通過兼并重組等手段,化解潛在的威脅于無形,而某些中方企業自覺不自覺地作了“配合”。
在一本《中國汽車工業成就匯編》當中,我們可以讀到一份自稱“在欣喜中飽含酸楚”的記憶:“1991年4月17日,在德國大眾公司的議事室里,出席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會的董事們批準了一項計劃:兼并上海汽車廠,把上海大眾的生產能力提高到年產30萬輛!薄斑@意味著在中國大地上馳騁30年的上海牌轎車即將停產。”
“1992年3月30日,‘轟隆隆’一聲巨響,原上海汽車廠2000多平方米的金工車間被夷為平地,掀開了上海大眾總投資23.65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20.2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技術改造的序幕,再次掀開了上海大眾規模發展的新篇章!
時隔多年之后,一位外國公司前首席代表在與筆者交流時問道:“桑塔納轎車被引進20年,中國的先生們是否將其解剖、研究,再做出自己的產品呢?”
實際上,就是貼在車身尾部、表明出產企業名稱的幾個漢字,也是在此之后約10年時間,經過政府主管部門三令五申之后,某些企業仍極不情愿地貼上去的。
現在,部分合資企業有了“自創”品牌的積極性,相信市場上有其存在的空間。但是必須滿足這樣的前提:一個是在技術上,不能在落伍的產品平臺上修修補補,以落后的技術忽悠消費者;另一個是在價格上,畢竟少了技術轉讓等費用,不應該讓消費者花更多的錢。(2007年08月14日 第一財經日報 張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