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今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罕見的“雙降”局面,即:比上年同期下降,當月比上月下降﹍﹍由此引出業界內外的廣泛關注,更出現一片擔憂之聲,甚至是唱衰之聲。
那么,中國汽車市場到底怎么了?汽車產業發展遇到什么問題?中國經濟網汽車基于對業界內外專家學者的采訪,力求做一個全面、深入和透徹的分析,給行業和企業一個真實、健康、有益的參考,更希望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參與,推動和促進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今天是這一系列報道的第三篇文章,中國經濟網記者特別采訪了趙巖、趙英等著名業界內外的專家,從汽車產業的規模化、集中度,以及未來的“輕資產”化,提出了“多元一體化”的概念。
從大企業集團的角度來說,我國的汽車行業集中度正不斷接近國際水平。但從自主品牌的角度來看,我們和國外汽車市場依然存在差距。
趙巖表示,可以采用“多元一體化”的組織形式,建立一個超越各企業主權的組織,由此形成企業集團。此舉對于提升行業集中度,促進企業間共享成果,降低成本等都有著極大裨益。
《中國制造2025》展現出強大的國家意志,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在政府強有力的組織動員能力之下,汽車產業必將得到極大發展,自主品牌的信心必將得到更大提振。
一直以來,汽車產業都是作為規模經濟的代表和標志性產業。回顧整個汽車工業百余年發展史,大規模生產方式無疑是促進汽車產業激進發展的標志性革新。更重要的是,規模化發展不僅改善了汽車質量、降低了汽車價格,也使得汽車產品由此進入千家萬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中國汽車產業已連續第六年成為全球產銷第一,行業集中度也逐年提高。然而,相比國外汽車市場,我們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中國有著自己特有的國情及發展背景,中國的汽車工業一直以來都是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不斷向前發展。《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必將為整個汽車產業提振信心。
行業集中度仍存差距,遠未到合理范圍
據中汽協數據,2014年我國銷售汽車2349.19萬輛。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107.7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9.72%。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車企銷量合計348.75萬輛,占銷售總量的15%。
2014年,日本共銷售汽車556.2887萬輛,銷量排行前9名全部為日本品牌汽車,共計銷售汽車512.0142萬輛,占總銷量的92%。
競爭最為激烈的美國市場,去年共銷售汽車1684.1973萬輛。其中通用、福特占據前兩名,分別為293.5008萬輛、247.1315萬輛。克萊斯勒為第4名,銷售汽車209.0639萬輛。三家美國車企共銷售汽車749.6962萬輛,占總銷量的45%。
作為汽車工業強國的德國,去年汽車銷量為335.6718萬輛。其中,大眾、奔馳、奧迪、寶馬分別占據1-4名,共銷售汽車142.6267萬輛,占總銷量的42%。
通過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從大企業集團的角度來說,我國的汽車行業集中度正不斷接近國際水平。但從自主品牌的角度來看,我們和國外汽車市場依然存在差距。
“從世界汽車工業的角度,中國汽車工業的產業集中度還遠遠沒有到合理范圍”,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認為,“在世界范圍內,其他發達國家汽車企業產業集中度較高,比如美國車企只有2-3家,日本是5到6家,韓國基本就是兩家。和中國汽車市場相比,國內汽車市場能夠容納10家左右車企生存,但現在國內的整車生產企業多達幾十家”。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各類車輛生產企業1300多家,其中汽車整車企業有171家、摩托車120家、專用車900多家、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35家。
新技術助力“輕資產”,“多元一體化”提供新思路
關注、研究中國汽車產業發展30多年的資深汽車人趙巖表示,以往的規模化生產大多以新增產能、增加固定資產為基礎。但這往往存在巨大的風險,一旦投資超過回報,極易造成資金鏈斷裂。
隨著科技創新,新技術不斷投入應用。互聯網、工業4.0、智能化制造等都為汽車行業解決“輕資產”問題提供了有益幫助。
此外,規模化也可從產業組織形式上進行改良。趙巖認為,“目前,我們的產業組織形態是極為松散的,可謂一盤散沙”。自主品牌之間相互競爭,重復建設極為嚴重。“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比比皆是。
趙巖表示,可以采用“多元一體化”的組織形式,建立一個超越各企業主權的組織,由此形成企業集團。此舉對于提升行業集中度,促進企業間共享成果,降低成本等都有著極大裨益。比如歐盟,NBA等都是這樣的組織形式。
《中國制造2025》提振汽車產業信心
趙巖認為,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汽車產業是在封閉環境下,完全按照市場化規律運行的,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而日韓等汽車工業后起國家,表面看來是市場經濟,但其實都是國家意志造成的。
中國的汽車工業則是在開放環境下發展的,并非完全的市場經濟,受政策影響較大,汽車工業的資本結構還是以國有占主導。
“到目前為止,西方的東西在中國應用的都不好。其核心的問題是中國的國情和別人太不一樣了。直接由計劃經濟變市場經濟的國家,世界上沒有這么走的”,趙巖表示。
“國與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國家意志、國家實力、國家能力。到目前為止,中國所表現出的國家意志,在共產黨執政下,全部都實現了”。
今年5月8日,《中國制造2025》正式公布,提出了中國制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的“三步走”戰略。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汽車工業作為消費需求的集中體現,處于制造業引領地位,可謂國家間工業制造水平比拼的“前沿陣地”。《中國制造2025》展現出強大的國家意志,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在政府強有力的組織動員能力之下,汽車產業必將得到極大發展,自主品牌的信心必將得到更大提振。(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
參考閱讀:未來十年,汽車產業仍將保持約10%的增長
中國車市慢下腳步 但尚未登頂何以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