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臘月門,轉眼就是年!年終歲尾,人們常常習慣于用一個字來概括剛剛過去一年的情勢,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在中國農歷庚子年進入臘月時,選用一個字——“拼”來總結、概括已然過去的2020年,也就是國人所說“鼠年”的汽車產業。
年度字
在我國傳統的“六書”造字法中,“拼”被認為是會意字,相比象形和指事的造字方法。會意不僅造字功能強,更可以表達許多抽象的意義。“拼”字拆解為“手”和“并”,本義是“雙手互相擊拍”,引申為“角力、搏殺”。一個字映襯出的鮮活畫面,恐怕恰如其分地展示了汽車行業在庚子年里,迎難而上,奮力拼搏的精神面貌。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這一年,在疫情侵襲的大背景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可歌可泣、奮力拼搏,成就了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聚焦到汽車產業,中國已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汽車產業更是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表現突出,為帶動和提振國民經濟復蘇,率先垂范。面對復雜而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強勢企業(或品牌)保持穩中有升,兼并重組局部活躍,造車新勢力進一步分化,我國汽車市場正式步入“存量”競爭時代。
庚子年之變,波瀾壯闊!在即將過去的農歷鼠年,系統地總結和回顧,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以“拼”字作為關鍵字,既能體現出汽車行業的“精氣神”,又能為即將到來的新一年鼓舞士氣,以利再戰。一字雙關,更具深意。
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拼字當頭
危難之際,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面對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國各地的汽車企業,紛紛行動起來,一方面凝聚愛心,向疫區捐款捐物,或結合自身特色,投產醫用特種車輛、轉產醫用口罩等;一方面鼓舞士氣,加快復工復產步伐,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省的主要汽車企業,在復工復產行動中均扮演著“急先鋒”的角色。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3月30日8時,共有81家汽車、零部件、后市場企業(集團)、汽車協會組織及個人加入到馳援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計捐贈現金、物資及乘用車輛約合9.65億元,負壓救護車六百余輛;生產并捐贈口罩1926萬余只,成立專項基金2.23億元,并各自發揮企業優勢,為疫區提供便利。
基于汽車產業鏈條長、帶動效應突出等特點,以主機廠為支點,統籌上下游供應商,全面整合線上線下平臺。以東風公司為例,利用自身汽車主業優勢,承擔武漢市四分之一社區運轉保障和9個援鄂醫療團隊通勤服務,竭盡所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東風力量。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東風公司旗下東風暢行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以上汽通用為例,位于當時全國戰疫一線的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成為了當地首批復工的企業,并于武漢“解封”的第二天,出色完成了雪佛蘭探界者對烏茲別克斯坦的整車出口任務,更于2020年11月達成了基地第300萬輛整車下線的新里程碑。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充分展示了汽車行業的“正能量”,凸顯了“制造業明珠”的大格局。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汽車行業在推進國民經濟復蘇的過程中,表現突出,主流車企市場銷量自二季度起穩步回升,行業銷量于2020年7月起基本實現批售量轉正,初步實現了“V”字型反轉。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我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創下近5個月來的新高。其中,汽車制造業延續了不斷回升的態勢,產量實現同比正增長。
因勢利導 政策助力——敢打敢拼
提振信心,政策先行,汽車產業和汽車市場之所以快速實現“反彈”,與國家和地方陸續發布和出臺的鼓勵政策息息相關。早在疫情爆發之初,國家領導人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在“關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章節,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在2020年3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上,確定了三大舉措促進汽車消費,“一是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二是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三是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對此明確表示:這些政策實施落地以后,將進一步鞏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成果和優勢,加快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能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此外,在推進“新能源汽車下鄉”、“鼓勵限購城市適當放開”,以及“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等政策的落實中,相關部門協同作業,積極釋放政策“組合拳”。得益于此,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4-1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8個月呈現正增長,其中,銷量連續七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自信地表示,“2021年會有更大驚喜,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黃春棉)
相關閱讀:
“盼”春風 盤點2019年中國汽車行業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