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能源》發表。
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張佳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突破進一步提高了全固態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和能量密度,為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新材料具有諸多優勢
據悉,相比當前消費電子產品中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鋰電池使用固態電解質,可進一步提升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全固態電池仍在研發階段,技術還未成熟,主要是電池正極內部的不同材料在化學和物理性質上很難完美匹配,產生多種界面問題進而影響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張佳峰表示,此次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科研團隊開發的新材料—均質化正極材料(鋰鈦鍺磷硫硒)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與傳統材料相比,均質化正極材料具有高電導率、高能量密度、長使用壽命等諸多優勢。例如,高電導率減少了對導電助劑的依賴,有利于電池整體性能的提升;高放電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優勢,體現在相同的重量或體積下,新材料的電池能夠存儲更多電能;低體積變化優勢則有助于維持電池結構的穩定性,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張佳峰表示,新材料各項性能的全面優化為開發高能量密度、長使用壽命的儲能設備提供了技術支持,對開發新型儲能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能量密度來看,全固態電池都是非常有潛力的技術,其性能的提升需要正負極、電解質等環節全方位的聯動優化。”張佳峰表示,從近期的固態電池行業動態來看,這種聯動優化和產業化進程正在持續提速。
高工鋰電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7個月固態電池新增產能(含規劃、落地)超過142GWh,共涉及投資總金額超644億元,其中還有一個為百億元項目。
“目前國內量產的固態電池仍是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量產還需攻克技術、成本等多個難關。”張佳峰說。
與此同時,基于對固態電池市場前景的共識,多家上市公司也已在該領域展開前沿布局。
“公司正在和中國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大等高校合作研發固態電池,通過自主開發的配方和工藝,制成了高安全凝膠電解質膜,電導率大于10-2S/cm,電芯加熱到300℃時仍能保持工作狀態。”湖南德賽電池有限公司(德賽電池子公司)辦公室主任吳麗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科力遠董秘張飛表示,公司目前已開展應用于固態電池相關材料的研究項目,小試階段較為順利,將盡快推動中試驗證,該技術和材料可以廣泛應用于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以及液態電池。
長遠鋰科董秘曾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固態電池方面,目前公司與行業內主流電池企業均有緊密的技術合作,產品性能優異且已有產品進入(半)固態電池企業的供應體系。
在張佳峰看來,當前,全固態電池正獲得全產業鏈的共同關注及合力布局,此次全固態電池的最新突破,或使硫化物固態電池成為率先實現量產落地的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證券日報記者 何文英)